欺诈罪的立案标准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在当代这个社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被欺诈了,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敲诈跟我们在法律上所说的欺诈行为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我国刑法上对于欺诈罪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比如说欺诈罪的立案标准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拿刀进家威胁是什么罪
要看犯罪嫌疑人威胁的内容,可能构成抢劫罪、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或是恐吓威胁罪,也有可能构成其他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并处罚金。
《关于**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特殊认定标准,'多次敲诈勒索'的认定,敲诈勒索'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敲诈勒索罪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
二、敲诈勒索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即:犯罪人可以不讲任何理由,不具有任何前因,直接故意非法强索他人财物。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非法占有的动机和目的,索取财物的目的只是为了自身合法利益,如:为了追索赔偿、追讨劳动报酬、追索债务等,而使用了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也许欺诈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会经常发生,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欺诈行为都是刑法意义上的敲诈行为。其次,如果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会构成诈骗罪的。如果大家想要进一步的了解一下相关的事项,可以在当地找一个专业的律师进行详细的咨询。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央行最后一次降息时间(俄罗斯央行降息50基点符合预期行长称降息周期可能接近尾声)
- 中国几家银行股票代码
- 中国有几家赤道银行
- 四大银行是哪四个?
- 银行升级系统要多久
- 异地跨行存款要手续费吗 外地跨行存款要手续费吗
- 土方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 穷人的三种理财方法
- 余额宝大额转出至银行卡需要几天?
- 中医药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