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罪和诽谤罪立案标准分别是什么?
1、侮辱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刑法》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根据《刑法》第98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刑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诉才处理,是考虑到侮辱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成员、邻居、同事之间或日常生活之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且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数场合下可以通过调解等缓和力式来解决。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实,如果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讼,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决反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诉才处理”,并不是说不告诉不构成犯罪,而是说不告诉对这种犯罪就不提***讼。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况。
2、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3、不能构成诽谤罪的行为:
(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补充适用原则、公平适用原则、适当限制原则、过失相抵原则、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中芯国际产业链概念股龙头(中芯国际上市相关概念股)
- 已经核销的付款单,要进行转账处理,需要先取消核销操作吗
- 核酸检测一般几小时出报告(核酸检测结果最快多久出)
- 中国各市经济排名2021最新排名,上海排第一
- 西联汇款手续费
- 银行卡跨行取款要手续费吗 跨行取钱会不会收手续费
- 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年5月
- 银行卡异常可以去atm机取钱吗- 异常状态的银行卡能不能在ATM机取款
- 银行存款利率2022年一览表(2020年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
- 双管齐下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