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存款增加吗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央行降准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 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那么么,什么是经济下行压力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货币政策收紧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所以,央央行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降准。不过,这次降准并不是直接降息,而是采取定向降准的方式,也就是说,降准之后,还会继续实施降息。
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率更是中央银行为了调节宏观经济所进行的措施之一,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下降,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反之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上升。通常在经济过热时,会出现紧缩政策。
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什么影响?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只要稍微金融常识就会知道,银行加息意味着提高借贷成本,也就是去杠杆,货币偏紧缩。那么非但不会,或至少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反而如果加息足够高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或至少是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
简单一句话,如果银行增加利息的话,意思就是钱更值钱了;反之,如果降息了,那就说明钱“毛”了……
篇幅有限,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存款增加吗
报告摘要
之一,2023年3月17日,央行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的“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为缴准基数来计算,此次降准大致投放5000-6000元的流动性。
第三,对于此时降准,我们理解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传递要推动经济开好局的信号,3月17日国务院之一次全体会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二是年初以来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较多,银行表内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提升,降准是为银行补充低成本长期的资金,稳定银行负债端;三是海外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显性化,不排除会对海外经济进一步形成负反馈;降准是提前应对,保持信贷增长的持续性,稳固经济复苏基础。
第四,降准幅度为25BP,我们理解也是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在3月15日央行已经做了4810亿元MLF,净投放2810亿元,为银行体系补充了一部分流动性;二是宏观金融环境并未处于边际下行阶段,不存在大幅降准的必要性;三是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7.6%,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央行珍惜后续降准空间。
第五,年内不排除还有降准出现,后续出口走势是关键观测线索。今年宏观面的特征之一是外需回落、内需承接;相对于出口来说,内需产业链对融资的要求更高,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在补充流动性的三种手段(MLF、降准、结构性工具)中,降准优势最为明显。2018-2022年,央行基本每年都进行了降准操作,降准规模更低为1万亿元;在同样外需收敛、政策扩内需的年份,如2019、2020(上半年)与2022年,降准(含央行上缴利润)规模要更高。当然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疫后复苏内生性要更强一些,准备金率的位置也要更低。
第六,此次降准一个更显著的意义是它出现在经济与金融数据仍偏强的时点,传递了政策主动性较强的信号。而且从经验来看,降准通常不会独立出现,一般会伴随着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在本次降准通稿中,央行也同样指出“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后续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被重新打开。
第七,对债券而言,降准为银行补充了中长期流动性,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短端利率受益最为明显;对长端利率而言,其主要定价名义增长,由于经济复苏名义增长中枢抬升的宏观面没有发生变化,降准影响有限。对股票来说,前期市场出现调整的原因之一是5%左右的GDP目标带来短期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弱化。降准的落地对预期会有一定程度修正,这有助于抬升市场风险偏好。
正文
2023年3月17日,央行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的“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为缴准基数来计算,此次降准大致投放5000-6000亿元的流动性。
2023年3月17日,央行发布通稿,指出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此次降准超预期。去年的两次降准分别在4月与12月,均是经济再度环比回落的时点;今年开年以来,经济与金融数据均开局良好;再加上3月15日央行MLF超额续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短期降准预期并不集中。
2022年2月至4月,制造业PMI从50.2%下行至47.4%;央行在4月25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2022年9月至12月,制造业PMI从50.1%下行至47%;央行在12月5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对于此时降准,我们理解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传递要推动经济开好局的信号,3月17日国务院之一次全体会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二是年初以来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较多,银行表内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提升,降准是为银行补充低成本长期的资金,稳定银行负债端;三是海外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显性化,不排除会对海外经济进一步形成负反馈;降准是提前应对,保持信贷增长的持续性,稳固经济复苏基础。
2023年3月17日,国务院之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对今年工作的部署,着力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做好社会事业发展、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降准幅度为25BP,我们理解也是出于三点考虑。一是在3月15日央行已经做了4810亿元MLF,净投放2810亿元,为银行体系补充了一部分流动性;二是宏观金融环境并未处于边际下行阶段,不存在大幅降准的必要性;三是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7.6%,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央行珍惜后续降准空间。
在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完全转型为利率调控前,央行需要保持偏高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来调节商业银行的扩表行为,进而调节信贷与社融等数量型指标。
如果货币政策框架彻底转型为利率调控,那么央行直接调整政策利率,通过政策利率变化影响存贷款利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与通胀,实现其最终目标;此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践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年内不排除还有降准出现,后续出口走势是关键观测线索。今年宏观面的特征之一是外需回落、内需承接;相对于出口来说,内需产业链对融资的要求更高,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在补充流动性的三种手段(MLF、降准、结构性工具)中,降准优势最为明显。2018-2022年,央行基本每年都进行了降准操作,降准规模更低为1万亿元;在同样外需收敛、政策扩内需的年份,如2019、2020(上半年)与2022年,降准(含央行上缴利润)规模要更高。当然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疫后复苏内生性要更强一些,准备金率的位置也要更低。
在年度展望《重回旷野》中,我们曾指出,降准有覆盖面广、资金成本低与信号意义强的优势,结构性工具有直达实体、精准定向的优势,相较而言MLF在资金成本、覆盖面与政策效率等领域均无优势,更适用于货币政策中性或收敛阶段。
从数据来看,2018-2021年央行净投放中长期流动性规模分别是3.7万亿元、2.6万亿元、3.5万亿元与650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净投放2万亿元,全年大致净投放2.8-3万亿元。
2023年外需回落、扩内需的宏观特征与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与2022年相近,这三年投放流动性规模最少是2.6万亿元,我们可以以此作为2023年稳信用所需中长期流动性规模的一个参考量级。从投放方式来看,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与2022年降准都是最重要的投放工具,2019年降准净投放2.7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降准净投放1.75万亿元,2022年降准(含央行上缴利润)净投放2.13万亿元。
此次降准一个更显著的意义是它出现在经济与金融数据仍偏强的时点,传递了政策主动性较强的信号。而且从经验来看,降准通常不会独立出现,一般会伴随着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在本次降准通稿中,央行也同样指出“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后续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被重新打开。
2022年4-6月,除降准外,央行还联合外汇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除降准外,我们还看到了金融十六条,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动态调整机制等。
对债券而言,降准为银行补充了中长期流动性,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短端利率受益最为明显;对长端利率而言,其主要定价名义增长,由于经济复苏名义增长中枢抬升的宏观面没有发生变化,降准影响有限。对股票来说,前期市场出现调整的原因之一是5%左右的GDP目标带来短期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弱化。降准的落地对预期会有一定程度修正,这有助于抬升市场风险偏好。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二次感染风险对经济的扰动超预期,海外关于加息的表态超预期,海外经济下行超预期。
-
上一篇
社保卡全国通用吗 这一点需要注意!
很多参保人都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社保卡,在使用社保服务的时候,社保卡是很重要的,是医疗结算和**有关手续的重要凭证,但很多人需要在外地使用社保,那么社保卡全国通用吗?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社保卡使用 目前来说,社保卡是全国通用的 。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养老保险事务;**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
-
下一篇
等额本金其实不划算 和等额本息的区别
在如今,很多人贷款买房的时候,都会选择等额本金还款,这样的话,后期的还款压力是比较小的,但也有人表示等额本金其实不划算,那么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是什么?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 1、还款额度不一样 :等额本金还款额度是每月递减的,每个月只还固定的本金,利息每月会递减。而等额本息,每月偿还相同的金额。 2、总利息不一样 :等额本金还款的总利息
相关阅读
-
太保车险官网(太平阳保)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太保车险官网和太平阳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太保车险官网以及太平阳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洋车险全称 全称是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太保财险和太平洋是同一个保险公司,简称太平洋保险或者太保...
2025-11-04 41 -
泰和房产网(泰和房产网新楼盘)
今天给各位分享泰和房产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泰和房产网新楼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2023泰和碧桂园未来城将会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居住地。2.这是因为泰和碧桂园未来城是由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泰和集团和碧桂园集团合作打造的,两家公司在房地产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他们将会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便利的生活设施。3...
2025-11-04 32 -
维信卡卡贷客服电话(请问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维信卡卡贷客服电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维信卡卡贷显示财务处理己完成,但己过了七天,一直未放款,请问怎么回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维信卡卡贷网贷不还最终会怎么样 您好,贷款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
2025-11-04 34 -
无视风控大数据的口子,这些都是非常好下的!
无视风控大数据的口子,这些都是非常好下的! 最近,资质差的用户感觉下单越来越难。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忽略风控的大数据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无视风控秒贷的方法。这些都非常好。只要满足基本条件,就放贷,非常划算! 无视风控的热门开场明细: 1、和悦贷 它是移动和包裹支付的产品。最高申请金额为20万元。初始贷款金额一般在3000-50000元之间。使用周期为3-12个周期。另外...
2025-11-04 31 -
文昌房价暴跌4000元,文昌市房价5000以下
你好,海南海口的房价目前均价在15000元左右,也有个别周边的房价低一些的。 相对来说,目前在海口买房不如不澄迈或文昌买,澄迈和文昌离海口很近,房价比海口低了将近2000左右。 具体的房价查询可以到“海南策房网” 现在海南文昌的商品房大概1300-1500/平方.太低了。 听说现在开始涨了。国家卫星发射基地十万人要进驻航天城落户文昌之后,当地房价开始迅速上涨,目前...
2025-11-04 29